< 教練之路 Way with a Coach ---- 衛詩米的世界 >
一天下午的聚會,一位朋友遲到, 說了關於GPS導航系統的問題
起初以為說 會是故障造成錯誤之類的問題
他卻說沒有故障 GPS十分盡責精準的找到最短的路程
可是不巧 最後到達目的地前的一條馬路施工 不准通行
GPS 上無法選擇其它路徑
他又不熟這裡 也沒地圖 繞了好久才到達目的地
這像不像UAC, 行為反應的自動導航系統?
許多的時候, 既有的程式化反應, 的確有效迅速的幫助我們
但有時候, 卻也妨礙了我們的行動力.
然而關鍵是 當此路不通時 我們是否察覺到這個程式化的心智需要不同的修改?還是寄望ㄧ切外在環境要如之前的假設, 毫無變動?
那是誰能有這個認知, 而且有能力去修改呢?
自動化反應 不是對與錯
而是行不行得通
如果它造成我們的生活或溝通上的問題 就該去思索改變的必要
它可能是一種習慣或信念支撐著
我們要先發現它 從而去改變它
學來的 就可以再學而改變它
不想改變 通常是一種沉溺於舒適區的習慣 也或許用其他方式(抱怨 咒罵) 增強自我的優越感 鞏固小我
反應是由過去的經驗習慣信念決定的
回應卻是關於當下的選擇
對於特殊事件 我們常常"過度反應"
對於日常生活 我們卻常常"沒有反應"
過度反應 經常是由信念及"情緒"驅使 當下失去控制 事後經常後悔 (做了什麼)
沒有反應 經常是習慣驅使 覺得理所當然 當下不特別去珍惜 事後遺憾(沒作什麼)
而兩者的共同點都是沒有察覺 一個太熱 一個太冷
回應是給與緩衝空間 讓意識升起
跨過平日的反應機制
即使決定" 不予反應" 也與"沒有反應"不同
心的修鍊
讓自己的心 平靜如深湖的水
落石掀起了水面上漣漪
但不影響深層的平靜
卻不要變成結冰的湖面
石頭打不穿
卻也映照不出人間的風景
===========================================
Q1. 寫下你的模態 對於別人提到你的工作習慣.
可能會否認它的存在
或辯解它的正當性
Q2. 寫下你會創造出怎樣的模態 關於在一個團隊工作.
我會先觀察每個人的狀況 決定溝通的方式
也會判斷哪個人好溝通與否
Q3. 想一想你上次對某事的反應 其中的信念及觸動機關為何?
有一個晚上 制止小孩不要碰某個東西他卻動的起勁 不聽話 我的反應就是大聲勸止 接著斥責 警告 全身激動起來
反省觸動機關即是 她不聽我的話 亦即挑戰我父親的權威 讓我反應去維護
信念就是 一旦我被挑戰沒有反應 我就會失去父親的權威 失去自尊 失去自我......
====================================================================
Q1. 有無你在教練過程中發現你對某事過於自動反應?
當客戶重複說一件事時 會忍不住去打斷提醒他
當客戶陳述邏輯有些不通 會去質疑他
當我自認有更好的答案時 會想直接說出來
Q2. 進行教練前 你如何確保你處在當下?
通常我會在半小時前 可能做深呼吸 或獨處 開始澄靜 讓心思簡化
翻翻上次的通話紀錄 回想當時最印象深刻的對話
想一些美好的東西 像看看天空 看看桌上植物
讓出一個空間
Q3. 在教練過程中 當你的客戶過度反應你所說的 你如何處置?
首先我會讓出更多的空間
表明我的立場
問一些釐清的問題 多了解他的反應 再帶到信念的覺察
==========================================
< 教練之路 Way with a Coach ---- 衛詩米的世界 >
2010年1月26日 星期二
訂閱:
文章 (Atom)
文章分類
- ICA 課程心得 (22)
- 談自我察覺 Awareness (7)
- 參考理論架構 Theory (6)
- 親子之間 (2)
- javascript:void(0) (1)
- 教練典範 (1)
- 時間管理 Time Management (1)
- 活動照片 (1)
- 領導 (1)
網誌存檔
-
▼
2010
(29)
- ► 12/19 - 12/26 (5)
- ► 12/05 - 12/12 (5)
- ► 05/23 - 05/30 (5)
- ► 04/04 - 04/11 (6)
- ► 03/28 - 04/04 (3)
- ► 03/07 - 03/14 (1)
- ► 02/28 - 03/07 (1)
- ► 01/17 - 01/24 (2)
-
►
2009
(12)
- ► 09/13 - 09/20 (2)
- ► 08/23 - 08/30 (1)
- ► 07/12 - 07/19 (1)
- ► 06/21 - 06/28 (2)
- ► 06/14 - 06/21 (2)
- ► 05/31 - 06/07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