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月21日 星期四

"自信" (ICA-191) 心得分享

< 教練之路 Way with a Coach ---- 衛詩米的世界 >
==================================================

Ego 自我. 過度強調或執著及形成自大

當你用自己的缺點去比較別人的優點, 你會產生自卑. 當你用自己的優點去比較別人的缺點,你會產生傲慢.

自負的人, 期望 "被看見" 他的強點
自卑的人, 害怕 "被看見" 他的弱點

兩者表面上似乎完全相反
但仔細察覺
期望裡藏著 恐懼被忽視
害怕裡藏著 想要被重視



這個"被看見"的背後假定
藏著一個信念
就是"由某個標準來評判, 自己的好壞 " , "由別人來決定, 自己是什麼" ,
不了解不相信現在的自己 而是尋求外界事物作為認同, 以擁有它的基準作比較 , 才能證明自己
所以自負與自卑經常同時存在一個人身上 因為背後產生的機制是同一的 只是內容不同

其實 就是一種缺乏自信的姿態

要獲得自信 需要先作自我管理 包括了幾個步驟
首先要能愛自己 唯有相信自己是值得被愛的 才可能真正地愛自己
自我照顧是第一步 一個無法照顧好自己的人 很難幫助到別人
自我管理不是一個概念而已 而是必須有計劃 不斷更新 直到成為一個習慣
從自我的察覺開始 根據你的價值觀 將自我照顧好 接著自我管理 再提昇到自我領導
這就是自信的產生

Q1. 說一說你那個感到自信的時刻 感覺看起來怎樣?
當我感到自信時 我感覺很平靜 能夠面對處理所發生的事 對未知充滿好奇心 期待任何可能性

Q2. 想要證明自己給別人看的理由是什麼?
背後的假定是別人比我有力量 們可以決定我的好壞
也是一種恐懼被忽視

Q3. 想ㄧ想當你達成你的願景時 看起來還有感覺如何?
我的願景即是我價值觀的體現 當我達成時 我是輕鬆的愉快的開放的

Q4. 寫下讓你能感到自信的幾個步驟?
要感到自信 首先我要相信自己內在的圓滿 自己值得珍愛 照顧好自己
不要在外在事物裡尋求自我的認同
相信所有發生的事件 無謂認定好壞 都是美好當然的
處在平靜之中
放出一個空間 能夠包容他人及事境
這就有自信的感覺

==================================================
關於教練的自信檢視
儘管我們接受教練技能的課程以及練習
面對不同的客戶屬性或是不同的問題 會浮出一份懷疑
對自己的能力產生疑慮 甚至恐懼
到底我真的有價值 貢獻於客戶?
傾聽:光是作為一個好的傾聽者 就是難得的服務
提供支持的架構: 光在那裏的存在 就會給人一個最大的支持 何況你更能幫助他們集中心思於他們想要解決的問題
達成成功的伙伴: 如同賽跑練習裡的陪跑員 為她們的相隨 讓跑員產生更大的毅力 跑得更遠 更久 更快
共鳴板 : 能將想法 夢想 願景 大聲講出來 已是讓它賦與生命 許多時候藉著將想法主意用語言表達出來 整個輪廓會更清晰
不同的觀點 : 因為情緒 習慣或是就是太貼近那個情境 人都有沒法看見的盲點 透過客觀的 可信賴的第三者 往往會帶來新觀點
生活經驗 : 幾十年來 你所遇到看到聽到想到的情境角色 無論它是所謂的好壞成敗 無庸置疑的 都是寶貴的經驗 透過這些經驗 你聆聽理解並能協助客戶
過去訓練: 你得學校教育 公司訓練 及個人進修的技能 所讀的書 都組合成你的百寶箱

在教練過程裡 經常碰到有關自己對教練的觀點及其背後的潛在信念
想要自己看起來好
想要自己讓人覺得有價值的
想要自己應答流利
想要留住客戶
想要自己令人印象深刻

這些疑慮的最大問題 不是需不需要做到 而是這些都將焦點擺到教練自己身上 而不是客戶身上
因為教練對自己的期望 而非客戶的問題 產生壓力
這才是問題

放掉對自己的期待 關心及相信客戶有能力及責任去完成他們的夢想 用一種愉快的態度 幫助ˋ隨客戶走這趟旅程

Q1: 你知道誰能完全自在進行教練? 他們的觀點是什麼?你的是?
之所以能過在再進行教練 關鍵在焦點
當你把焦點放在客戶身上 一心一意 心無旁騖的傾聽 支持
相信客戶擁有足夠的資源 一切的發生都是最好的

就不會 如履薄冰 隨時擔心作錯什麼
也才能邀請客戶 走在這個愉快成長的旅程

Q2. 你當教練的目的為何? 你有何目標去達成? 寫下你的行動方案於你的個人發展計畫
教練不僅是一個專業 而是一種生活態度 當教練的第一步就是先活出教練

我要不斷修鍊自己 轉換觀點 察覺UAC
增強傾聽 發問的能力
經由更多的支持經驗
才能幫助到更多的客戶

. 用部落格記錄對每個課程主題的省思
. 在課程上與學友交流
. 閱讀關於 自我心靈修鍊 發問技巧 領導願景發展的書籍
. 邀請更多的人知道 體驗教練

=================================================================
< 教練之路 Way with a Coach ---- 衛詩米的世界 >

"何為教練" (ICA-101) 心得分享

< 教練之路 Way with a Coach ---- 衛詩米的世界 >
==================================================
教練 是一個新興行業 近幾年來由於報告顯示出 經過教練指導的經理人有十分明顯的績效改善並且在生活上獲得更滿足 企業教練的市場需求逐漸提高

那教練到底是什麼呢? 它又如何協助客戶達到目標呢?

教練的過程
一位訓練有素的教練能夠經由傾聽 觀察 釐清你的價值觀
協助訂出人生事業目標
藉著幫助你重新發現你周圍豐富的資源
定出執行行動方案
然後 教練將一路伴隨 支持你 越過艱難 共度歡欣
直到達成你目標

教練的特色
教練相信 每一個客戶多是擁有豐沛的資源 去完成他所要到達的目標
教練強調 釐清現在你的所在位置以及未來的行動計劃, 接著找出去達成的路徑
教練不會給建議 因為每一個人都有能力 根據需求 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
教練不必相同於客戶的某一個專業領域 盡管相同或許在ㄧ些專業語彙較容易溝通 但對一位專業教練而言 這實際上並不會構成阻礙

Q1. 你所受過的訓練或經驗 哪些可以應用到教練 哪些不適合放入教練?
我在項目(專案)管理的經驗 在溝通技巧 包括傾聽釐清問題的能力 依然在教練過程有效
然而我對問題方案的擬訂 需要放掉 讓出一塊空間讓客戶思想悠遊 引導找出客戶自己最適合的方案

Q2. 何你會轉介客戶到心理治療或諮商師而非繼續教練過程?
教練的對象是心理健康的客戶 若是有不能自制的特徵如酗酒或自殘憂鬱傾向 則教練需轉介客戶到適當的治療
一個好的教練不但知道什麼時候進行教練也要知道何時該停止教練

Q3. 教練與導師的區分?
導師通常在某特定領域有技能知識及經驗 之於客戶 他們扮演指導建議以及支持的角色
教練則不需有特定領域的經驗 而是像伙伴關係 支持客戶前進

Q4. 一個商業顧問如何轉換成一位教練? 其服務的差異何在?
一位顧問往往在某個領域或流程有豐富的經驗級知識技能 他們根據經驗 提供客戶最佳解決方案
教練不會根據過去經驗 給與客戶建議 而伴隨客戶一起找出客戶價值觀 從而訂出目標 並且一路支持改變
要提供教練服務 顧問必須放下自己的答案 而是用問題 讓客戶找到答案

Q5. 所謂所有的教練過程 三次之後 將會是有關生活的教練? 你同意嗎?
是的我同意
教練是關於信念轉換與行動改變, 幾乎每件問題的根源往往與生活教練的主題 -- 人際關係, 溝通 親子或婚姻關係或者家庭事業的平衡 有關
於是原來關於銷售目標或績效改善 最後與生活教練主題揉合

< 教練之路 Way with a Coach ---- 衛詩米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