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臣服的行動 - 老子的無為與無不為

一般提到的老子 往往強調無為 似乎是與世無爭 與人無關
然而 道德經也顯示出許多強有力的作為
其間的差別是在心態的臣服

舉第八章為例 像水一樣 順勢而行 看似無為 但呈現出來的卻是真正有影響力的作為

簡言之 心態信念上要無為 接受臣服環境外在 唯有如此 由衷發出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從太極拳也可看到如此 看似無我 僅隨對方動靜 實際上 這樣的警覺 才是無堅不摧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白話譯文:(林安梧)

最上等的善就像水一樣,看似柔弱卻是包容,

水的善,利益了萬物,而不與他們爭鬥,

處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卻因而接近於「道」。

處世要好好學習大地的渾厚,

用心要好好學習深水潭子般的包容,

交往要好好學習人際的真實感通,

說話要好好學習信用的確定,

為政要好好學習治事的穩健,

行事要好好學習才能的運用,

變動要好好學習時機的抉擇,

正因為不去爭鬥,因此不會招來怨尤!

藥方:

別人以為你是柔弱,其實這是包容,包容可以免除鬥爭!

事情總有個定準,要抓準它,不要放過,也不用擔心;

治事要穩健,注意時機的抉擇,當斷則斷,不要猶豫!

該做的好好做!做你喜歡的,喜歡你所做的!無怨無悔!

臣服的歌" Sweet Surrender" 甜蜜的投降 (轉載分享)

這是一首詮釋臣服的歌 : " Sweet Surrender" 甜蜜的投降 by John Denver 約翰丹佛
我在一個體驗式課程中聽到它
該課程的前段讓我情緒起伏
聽到這首歌的當下 我感到平靜 覺得喜悅
仿彿一個新的世界在我心中 誕生了
那真是一個永難忘懷的經驗


如果你對於"臣服" 有些疑慮 請 先聽歌, 再看下面一篇很棒的文章 ( 同名的一本書 "甜蜜的投降" 的序) 提到抗拒與臣服的例子  相信你會更貼近
當然 看一看 艾克哈特. 托勒的 " 一個新世界" 更是剖析精彩

附帶一提有關老子, 所謂無為, 意即不要逆勢而為, 而是臣服之後的順勢而為, 也就是無不為.


(1)" Sweet Surrender" 甜蜜的投降 by John Denver 約翰丹佛

Lost and alone on some forgotten highway
Traveled by many remembered by few
Looking for something that I can believe in
Looking for something that I’d like to do with my life
獨自迷失在被遺忘的公路上,
這條公路有許多人經過,卻很少有人記得,
而我在找尋一些自己可以相信的東西,
找尋一些我在生命中要作的事情….

There’s nothing behind me and nothing that ties me
To something that might have been true yesterday
Tomorrow is open and right now it seems to be more
Than enough to just be here today
我的身後空無一物,沒有什麼可以綁住我,
或許昨日有些事物看來真實,
明日雖然寬廣,現在看來卻也多餘,
此時當下,今日就足夠了。

And I don’t know what the future is holding in store
I don’t know where I’m going, I’m not sure where I’ve been
There’s a spirit that guides me, a light that shines for me
My life is worth the living, I don’t need to see the end
我不知道未來會如何,
我不知道將往哪裡去,我不確定曾行經何處,
但總有一股精神指引著我,
有一道光在面前閃耀著,
無論最後終點會如何,我的生命都充滿著價值。

Sweet, sweet surrender
Live, live without care
Like a fish in the water
Like a bird in the air
甜蜜的,甜蜜的投降,
活著,活得無憂無慮,
就像魚兒在水中悠游,
就像鳥兒在空中飛翔。


(2) "甜蜜的投降"書序言 by Keith Bentz

當Joyce邀請我為她的新書「甜蜜的投降」寫序,我感到很榮幸。

我第一次看到Joyce,是在2001年。當時我在台北主持一堂體驗式課程,她是其中一位學員。當時的她很年輕,也很聰明,燄氣逼人,過於自信,並沒有太深的自我察覺;她很愛說話,即使不確定自己要表達什麼,也常常說個不停。當時的她有許多需要學習的地方。但是,她卻擁有一項大部分人所欠缺的特質:真正的勇氣。她不害怕面對真實的自己---也不害怕對別人說出實話,即使這樣做,有時並不舒服,但是她願意冒險,這讓她學習的速度很快。

現在,五年過去了。Joyce不再只是我的學生,她也是我的朋友。她還是很愛說話--- 但是,現在她所說的話語,出自更深的自我察覺與瞭解。我最欣賞她的還是,她總會真實的面對自己,並且願意說出實話,也從未停止冒險。

就以這本書為例「甜蜜的投降」是關於Joyce與她的另一半Alex,兩個人戀愛與結婚的故事。這並不是一個過度理想化,虛幻的愛情故事,Joyce就像拿著一面鏡子,真實映照出她自己、以及與Alex兩人之間所發生的點點滴滴。也因此,我們才得以看到,他們如何在人生這條道路上跌跌撞撞,相互扶持,落實對彼此一輩子的承諾。她還會嘲笑自己,也讓每個人跟著她一起笑,單單這一點,就不是我們每個人都願意冒的險。

我想,這其中還有一個更大的冒險,就是她以自身的故事,來驗證並瞭解,生命其中一項最困難且重要的課題: 投降。
投降。當大部分的人聽到這個辭彙,聯想到的是失敗、放棄。在戰爭中,被擊潰的軍隊得向敵人投降,投降怎麼可能甜蜜?在今日,這並不是一個廣為流傳的想法---也不是一個簡單就能溝通清楚的概念。

但是,這個難題並沒有阻止Joyce,她還首當其衝一躍而下,正如我說過的,她有勇氣! 這股勇氣,不只讓她分享自己生命中的親密片段,也讓她栩栩如生闡述「投降」--- 這個微妙又矛盾的論點。

當你讀著甜蜜的投降,將是一個獨特的機會,能夠讓你瞭解,在生命中我們所體驗到的痛苦與掙扎,並不是因為發生了什麼,也並非事件本身,而是我們自身對事件的抗拒。投降,就是將掙扎轉化為和諧,將煎熬轉變成自在的方法。

簡單的例子: 現在是早上八點四十五分,你正開車去上班,卻碰到大塞車,越開越慢,最後還動彈不得。前面一定是發生車禍了! 你卡在路中間,完全陷入困境,眼看就要趕不及九點鐘的會議---這個會議非常重要,是你早就排好的行程,你要向老闆和所有的同事作簡報…這是一個事件。你對這件事情感到無能為力,如果你抗拒它,抵抗它,會有什麼體驗? 你會感覺到挫敗、生氣、無助---失控的狀態。你的焦慮指數會狂飆,心跳會加快,肌肉會緊繃 --- 所有緊張的生理症狀都出現了。也許你還會緊握方向盤,向前面的車子大吼,一手轉著方向盤不斷變換車道,另一手用手機頻頻打電話回辦公室。結果呢?如果夠幸運,你會在九點半到達,感到既緊張又煩躁,心情壞得想找人吵架,連續好幾個小時甚至一整天,工作得一點效率都沒有。如果你倒楣一點,可能在變換車道的時候,還不小心撞上別輛車,得多花ㄧ小時才能到辦公室,後頭還得處理更多麻煩事。

塞車令人抗拒,看來似乎是個「自然」反應,但是這樣的反應,並不是唯一的選擇。事實上,你想想看,塞車既然是你無能為力,無法改變的狀況,去抗拒它,其實並不合邏輯。

你還有什麼其他的選擇?投降。但是要小心,投降並不代表放棄、屈服、感到沮喪,屈服只是另一種微妙的抗拒形式。投降,簡單的說就是完全接受這件事,接受它的原貌,接受每個當下的狀況;完全接受塞車這件事,接受你開會就是會遲到,接受事情就是這樣---沒有好壞,沒有對錯。你或許希望這件事情會有所不同,但是希望歸希望,希望並不能改變任何事情,抗拒也不能改變什麼。若你真正投降,會體驗到什麼呢?平靜、放鬆、自在,感覺到內在的平和,凡事皆在掌控之中。結果呢?你會在九點半到達辦公室,就算你抗拒得要命,時間也早不了多少。但是,與其感覺到慌亂、生氣、毫無效率,你將會是專注、清晰、回歸中心點的---準備好、緒勢待發、有效率的。

事件本身並沒有改變,卻有兩種不同的結果。唯一的不同點,就在於你看待事情的態度。當你身陷其中,充滿抗拒的時候,並不容易看清楚;事件本身是中立的,並沒有好壞---它只是發生了,是眾多生活中所發生的事件裏,其中的ㄧ件。中立---它就像其它生活中所發生的事,本身並沒有好或壞,對或錯。它們只是事件,是你的態度、以及如何去解讀它們,賦予完全不同的意義---這也決定,你會擁有什麼樣的體驗。

這就是投降的精華,接受實際的狀況,每個當下接受它的原貌。這也是Joyce在真實生命中所體驗到的,並將之呈現在我們面前的課題。這是一個極有價值的課題---但對我們大部分的人來說,要學會並不容易。

我們的抗拒總源於某種恐懼,就以塞車為例,我們恐懼如果遲到,就要忍受老闆或同事的怒氣或批評,也會很沒有面子,況且,讓每個人空等,看起來也是極不負責任,不值得信賴的行為。恐懼,對人類是一種強而有力的情緒,常常從內心湧現,快得讓我們還來不及思考,就已經占據整個心靈。

所以,投降,就是放下恐懼。正如Joyce用一種簡單而幽默的方式,所傳達出來的訊息。它意謂著有意識的,選擇一種信任的基本態度---信任自己,信任別人---信任生命自有其過程。對我們大部分的人來說,這是一個極大的冒險。但是,如果我們願意冒險,也將會有豐富的報酬。就如同這本書所說,生命從投降的角度出發是甜蜜的---不可思議的甜蜜。放下抗拒,選擇投降,就像跳進生命的河流,順著流走,而不是頑固試著逆流而上。投降的體驗是自在的、輕鬆的、充滿喜悅的、流暢的、隨興的、有活力的。這不就是我們最深層所渴望的嗎?也惟有願意冒險,放下恐懼,才能獲得。

讓我再重覆一次: 投降並不是屈服,也不是消極的,放棄自己的力量,讓別人來操控你。投降只是簡單意謂著,接受生命中的事件---在每個當下,不管是發生在你身上,或別人身上的事情。換個角度來說:用投降的態度過生活,就是放下我的預設與期待,歡迎生命所帶來的ㄧ切。

說起來很容易,但要落實在生命裡並不容易。所以,以下是一些實際的對照,可以協助你更深的自我察覺,看看你是以抗拒,還是以投降的態度過生活:

滿足 vs.不滿足如果你發現自己時常對自己、對別人、對生命中所發生的事,感到不滿意,總是抱怨連連,就顯示你的出發點來自於抗拒。投降的感受是,在每個當下「事情就是如此,而我感到滿足。」這並不是因為,隨時隨地你都事事如意,或是一切皆如你預期,而是很簡單,你選擇放下抗拒,投降於生命所帶來的ㄧ切。

欣賞 vs.抱怨 如果你注意到自己會花時間批評自己、批評別人,這也是一種抗拒的徵兆。不需大費周章,投降的心態會自發性的帶來欣賞的體驗,感念事物的原貌 ---這也包括單純的,欣賞你自己。

自在vs.掙扎如果你的生活看起來總是很艱難,是一場掙扎,有許多困難需要被克服,而你發現自己長年征戰不休,精疲力竭,那麼你可以非常確定,自己正在抗拒。事實上,我們生命中最底層,所有的痛苦與混亂,皆來自我們對生命原貌的抗拒。投降會帶來平和的體驗,隨著生命中不同事件的流動,在內心始終保持合諧,不與生命對抗,而與之和平共存。

當然,投降就是迎向合諧、與萬物合一的關鍵,這並不是一個新的想法,它源自中國的古老文化;在兩千五百年前,老子於「道德經」中,已經寫出投降的力量。舉例來說,第43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
無有入於無間。

如果你注意到,自己為了要破解這文言文,已經感到抗拒;抗拒自己學識不足、沒有飽讀詩書、不了解中國古老的文化、不是一個有學問的人…我會建議你,先開始讀「甜蜜的投降」吧!這個故事會讓你笑聲不斷,滿心溫暖。如果你準備好了,它還會教你生命中,一些重要而有價值的課題。還有什麼比這更好的呢!

< 教練之路 Way with a Coach ---- 衛詩米的世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