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9月17日 星期四

臣服的行動 - 老子的無為與無不為

一般提到的老子 往往強調無為 似乎是與世無爭 與人無關
然而 道德經也顯示出許多強有力的作為
其間的差別是在心態的臣服

舉第八章為例 像水一樣 順勢而行 看似無為 但呈現出來的卻是真正有影響力的作為

簡言之 心態信念上要無為 接受臣服環境外在 唯有如此 由衷發出的力量才是最大的
從太極拳也可看到如此 看似無我 僅隨對方動靜 實際上 這樣的警覺 才是無堅不摧


老子道德經第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故幾於道。

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

夫唯不爭,故無尤」

白話譯文:(林安梧)

最上等的善就像水一樣,看似柔弱卻是包容,

水的善,利益了萬物,而不與他們爭鬥,

處在眾人所不喜歡的地方,卻因而接近於「道」。

處世要好好學習大地的渾厚,

用心要好好學習深水潭子般的包容,

交往要好好學習人際的真實感通,

說話要好好學習信用的確定,

為政要好好學習治事的穩健,

行事要好好學習才能的運用,

變動要好好學習時機的抉擇,

正因為不去爭鬥,因此不會招來怨尤!

藥方:

別人以為你是柔弱,其實這是包容,包容可以免除鬥爭!

事情總有個定準,要抓準它,不要放過,也不用擔心;

治事要穩健,注意時機的抉擇,當斷則斷,不要猶豫!

該做的好好做!做你喜歡的,喜歡你所做的!無怨無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