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2日 星期二

真相 假相 (ICA 351) 心得分享

< 教練之路 Way with a Coach ---- 衛詩米的世界 >

真相v.s.假相 (與現象)

"象", 實物也, 經目睹而成"像". 或會因位置不同, 也有所偏取. 然而實物實境,如實存在.
"相", 實物實境經過思想(心)的加工,就是"想"也, 或說一種觀點.
所謂 " 相由心生", 一方面指出自己的外貌呈現與自己的思想信念有密切的關係, 另外也可泛指對所有物境的詮釋,然後自己所感受到的.
所謂 "相信", 就是呈現對"相"的"信"念.
常說要"挖掘真相", 即是指對目前外相的呈現,有所質疑,察覺有另一種可能性的存在, 進而採取的行動.

實話或謊言是否就對應了真相或假相?
" 幾天他沒打電話給我, 他肯定有新的女友?"
" 我愛我的子女,所以我要燒炭自盡,也要帶他們一起走"
" 小孩大了,叫他做什麼都不聽話,真沒把父母看在眼裡"
"為了誠實,說出傷人的話也是必要的"

只要說的話是實話,就是代表給一個真相嗎?
"心直口快" , "豆腐心 刀子口" 代表什麼?
明知道說出的話會傷人,明知道說出來對方聽不進去,依然執意說出來.
到底真相是"我只是誠實把話說出來,其它是他自己的問題"?
還是"我是自私的 我不在意別人的感受 我只在意自己想說的 無論它對別人的感受如何 有沒有幫助" 呢?

所謂"執迷不悟", 當事人並不會認為自己說謊, 也絕大部分他沒有說謊. 而是他所詮釋所得到的"相" (觀點), 蒙蔽了他.
真相之所以難尋,因為它藏匿在話語之後,表相之後. 唯一可以驗證者,只有自己.
所謂"解鈴還要繫鈴人" , 那朵心鈴,取決自己.

未經檢驗的真相,有可能就是假相.
多少政治鬥爭 戰爭征伐 都會秉持一個不容懷疑的"真相". 事後都證明這些話語的假相.
懷疑是勇氣的起點.

身為一個教練, 如何幫助自己或他人從外相裡(可能他認為的真相,你的假相) 重新思索?
回到原點 -- 擺開是非爭議 脫去真假之爭
回歸到現象的描述開始

人常由感覺出發, 不妨先問 : "你感受到什麼?"
"你看到什麼?"
"哪裡讓你相信是這樣的?"
"這是唯一的可能嗎? "
"會不會有其他可能?"

經過一層一層的問答
慢慢擋在前面的雲霧 就有機會穿透
教練能作的 就是作為一個觀察者
為當事人(或自己) 帶進一道光 照亮這個現象 就可能找到出口

问题:「考虑一下你对真相的看法。对于生活在真相中的某人,你看到他的行为举止有哪些?」
真相是存在的 但也是不定變動的
由於每個人的存在信念 將解讀成不同的相
一個勇於察覺的人將撥去迷障 找到真相
一個活在真相的人 是 有活力的 平靜的 願意去面對的

问题:「考虑一下你对骗子的看法。你观察到骗子有哪些特征的举止?」
騙子擅長製造假相 
常人會被這個假相蒙蔽 也是因心中對騙子的說詞 作了自我合理化的解讀
經常你的問題愈多 你越容易掉入圈套
因為騙子有著千錘百鍊的合理答案 讓第一次碰到的你 當下很難找不到破綻
這就像魔術 經過多少次的演練 如何能讓你當場破解?
當一個 一個問題獲得解答 你就啟動自動的合理化機制 開始相信他
這個覺察經常發現離開現場 重新思索 方才大悟
也有許多人 即使告訴這是騙子 甚至還會替他辯護 
要察覺騙子 必須先察覺一股不尋常 對方的殷勤 幾乎篤定回答你拋出的問題 每一個答案都那麼無懈可擊
太真的東西 往往是假的

问题:「如果真相能够让你自由,那么假相呢?」
假相的存在 有時是一種選擇 選擇不面對
看起來在假相裡比較舒適 實際上 因為困住 是無能為力的 被動的

问题:「你怎么想帮助客户认清楚他们真正的自己?」
教練 並不決定真相與否
一個教練僅將自己看到的角度 提供給客戶
讓客戶思索另一種觀點的 存在
就像一道光 不改變物體 只是讓它清晰呈現
觀者 自然會去辨識

问题:「作为一名coach,你能够采取什么适当的举措确保你不会把自己持有的真相带到coaching中去?」
教練不判斷 不建議
給予一個觀察的結果 綜合引述 而不是自我解讀客戶的話語
即使客戶否定這個觀察 也需接受它

问题:「如果你的客户确实不想知道真相,你会怎么做?」
接受他的不想知道
所有的問題會在不同作為中呈現
等待下一次機會
如果 這是關鍵於整個教練過程 那要大膽挑戰 引出突破

< 教練之路 Way with a Coach ---- 衛詩米的世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